
新桂阳7月8日讯(记者 刘克坚 周立志 实习生 彭怡哲)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畅通农村农副产品与城市日用品流通的新路径,推出“城乡易货”模式,为村民和市民搭建方便、快捷的农产品、生活日用品互换互销平台,让村民“供”“销”不出村,有效激活乡村经济活力。
每到周二和周五,在樟市镇高塘村易货超市,村民们都会将蔬菜等农副产品整齐地码放在超市指定区域。超市工作人员逐一进行验收、称重和登记。货架上,食用油、大米、洗衣粉、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琳琅满目,交易现场有条不紊。
樟市镇高塘村村民刘白平说:“我每天早上是六点半起床,摘菜呀,送到村委会(易货超市)去,今天是卖辣椒、豆角、茄子,三样东西就是卖三样。”
“城乡易货”,即在村委会开设易货超市,村民用他们剩余的农副产品兑换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价值五十元之内全部是易货,五十元以上则百分之六十易货,百分之四十折换现金,从而实现村民在家门口进行销售农副产品,购买生活日用品。这种创新的交易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销售与采购方式,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实惠。
樟市镇高塘村妇联主任刘金铜说∶“特别是我们村里的老人家、行动不便的,吃不完的菜,我就上门亲自去给他们拖过来,然后又把这个货物换给他所需要的,我觉得给村里也增加了收益,给村民也增加了收益。”
完成交易后,工作人员迅速将验收合格的农副产品搬运上冷链车,这些新鲜的蔬菜将被运往城市的各商超和市场,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冷链运输保证了农副产品的新鲜度,也让城市居民能够品尝到来自乡村的绿色、健康食材。“城乡易货”模式推动了城乡资源的高效流通,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你这份红薯杆6.35斤,单价1.2元。”方元镇燕塘社区易货超市工作人员的熟练操作,正是试点高效运转的缩影。
据了解,我县自去年10月份开始推行“城乡易货”模式,目前已在樟市镇高塘村、方元镇燕塘社区、四里镇四里社区等地成立20个试点。离城区较近的区域,平均每次收菜总价值约为600元;离城区较远的区域,平均每次收菜总价值可达3500元。
县供销合作联社表示,将持续优化运营模式,丰富商品种类,加强供应商合作以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城乡资源流通效率,让更多村民受益。“我们紧扣为农、务农、姓农方向,深化综合改革,借‘城乡易货’促进产品双向流通,搭建为农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实现三方共赢,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县供销合作联社党组副书记、理事会副主任李军亚说。
责编:何卓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四里镇:“三向发力”推进素质培训,综合赋能锻造过硬队伍
临武的石头会“唱歌”
我县开展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
桂阳县桥市乡:“三训提质”激活乡村振兴“头雁”动能
我县开展2025年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活动
桂阳大道绿化工程启动建设
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丨塔背路建设提速攻坚 预计12月实现全线贯通
湖南日报要闻头条丨“超级黄金周”看郴州:国潮涌动开启“十二时辰”,“郴心服务”兑现舒心旅游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