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阳8月12日讯(记者 李维坤 李勇 邓超玮)“战高温、斗酷暑、疏干渠、保灌溉。”自今年7月以来,我县持续高温,降雨明显偏少,水库蓄水率偏低,加之部分干渠渠道老化,年久失修,一些良田供水紧张。县水利局通过干渠疏浚、科学调度等多措并举,精心做好“水文章”,全力做好抗旱相关工作,确保全县农田灌溉用水。

金陵水库北干渠途径塘市镇高岭、茶园、排泉、千秋等12个村至四里镇排楼村止,渠道全长42公里,总灌溉面积13000余亩,但因渠道老化,年久失修,淤积、堵塞、损坏严重,失去了引水灌溉的作用。县水利局与塘市镇政府通过现场勘探和开会研判分析,决定立即启动修复工程,倒排工期,紧锣密鼓推进修复工程,确保北干渠灌区供水得到有效保障。
塘市镇茶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知军介绍道,“从七月份开始我们这边又干旱啦,(7月)25号我们到镇政府开了一个会 ,(7月)26号张镇长他们部分领导就带人来看了一下现场,他觉得这个修复很是有必要的,马上开工,把这个水系恢复起来”

8月11日下午,记者在塘市镇茶园村看到,挖掘机挥舞强有力的机械臂清理金陵水库北干渠淤积物和周边杂草,村民拿着割草机、镰刀、锄头对渠内的杂草进行清理,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从7月26日起,县水利局与塘市镇政府组织村民开始对渠道进行清淤,预计8月底全面完成清淤工作。
“通过十多天的努力,挖机的清理、人工的清理,现在这个水已经流到了排楼村了,基本上我们这边的水已经灌溉到了农田位置了。”塘市镇茶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知军说。
塘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超表示,“下一步,我们一定要护好灌溉渠,让老百姓用好幸福水,种好爱国粮,确保不抛荒、不荒田,水田种好粮”

在四里镇梅家村,晚稻种植已全面完成,绿油油的晚稻长势良好,一片生机勃勃。望着稻田里的一片片嫩绿,村民梅六发感慨万千。
“(东干)水渠修好了, 刚好也赶到了插田的季度,所以就对我们这些村民损失就减少了好多, 要不然明年烤烟又种不下。”四里镇梅家村村民梅六发说。
金陵水库东干渠途径四里镇,设计灌溉面积8000余亩。6月21日,我县局部地区发生洪灾,金陵水库东干渠四里段被洪水冲毁,县水利局、塘市镇、四里镇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新田县水利局和金陵灌区管理所进行协商后恢复通水,并就放水方式、时长等进行商讨。

此外,县水利局加强监测预警,深入研判分析,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专职人员密切关注水库、河道、山塘等水利工程蓄水情况;结合县域实际,提前制定可行性方案,科学开展水库、山塘、河道用水调度;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开展节水专题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水社会氛围,多措并举精心做好“水文章”,全力做好抗旱相关工作,确保全县农田灌溉用水。

县水利局局长黄绍文表示,“桂阳水利局是高度重视这个抗旱工作,在过去的两年里面我们已投资了两千多万,完成了两个灌区的建设, 从今年下半年到2023年,我们会逐步恢复贤江一期、二期和方元灌区飞仙灌区的通水,2024年启动余田灌区的建设,届时将恢复灌溉面积上万亩。”
责编:方卉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郴州这个“花甲”小区何以青春飞扬
砥砺实干担当——“桂阳星火”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
“洋”光陪伴·守护童年 ——湖南省“圆梦工程”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
桂阳正和镇“四措并举”筑牢秸秆禁烧防线,守护秋收季生态安全
四里镇:排查隐患筑防线 消防宣讲护校园
四里镇:“百日攻坚”在行动 巡逻防控护民安
桂阳县洋市镇:两癌救助暖民心 湘女关爱保添安康
桂阳县洋市镇:“利剑护蕾”法治宣传进校园 筑牢青春防护墙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