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阳10月31日讯(记者 唐和丹)10月28日上午,桂阳县老年大学书法、中国画班组织学员到郴州市博物馆观摩晋代简牍,之后在市博物馆召开了观简主题交流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书画家、桂阳县老年大学特聘导师张爱民及班主任雷源良精心组织下,该校有近三十位学员参加了活动。

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在纸发明之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汉晋简犊代表了一个时代人们的书写文字的形式,从中可以让人领悟到西晋时期人们书写习惯,以及对王羲之年代书法演变过程分析具有很高的书法研究价值,是珍稀历史文物。

2004年在湖南郴州出土的西晋简是当时桂阳郡的《郡志》,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的西晋时期的政府文书简牍文献。目前中国出土的简牍年代大多为三国时期以前﹐三国时期以后的简牍较少,西晋时期的简牍更是少见。

学员们在讲解员的陪同解说下参观晋简,认真学习了解桂阳古郡在晋代时期的文化历史,零距离观摩晋代先贤书写艺术。参观完展览后,在博物馆会议室举行了观简交流会。会上,大家畅谈观后感受,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学员代表王冬艳说:"今天看到晋人书迹墨宝让我感到震惊,以前总认为这样的国宝只能在北京故宫才能看到,没想这些文物近在咫尺,在这里就能看到,今后一定要多来,还要带上孩子一起来看。";学员代表何干华说:"郴州市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我现在都73岁了,今天才让我真正了解文字是怎么演变来的……"。

郴州市博物馆馆长郑延庆先生认真听取了大家观简后的体会发言,并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郴州出土的桂阳郡西晋时期的简牍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震惊,这对于我们研究西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非常重要的作用。为让郴州西晋简牍文物发挥更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会有一系列的举措……"他还说:"桂阳县老年大学是郴州市各县市中第一个组团来参观晋简的单位,这充分说明桂阳人热爱本土历史文化,注重文化的传承,这是值得各兄弟县市学习的"。郴州市艺术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应涛先生还为大家作了《郴州西晋简牍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专题讲座,更让学员们深受启迪。
责编:方卉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砥砺实干担当——“桂阳星火”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
“洋”光陪伴·守护童年 ——湖南省“圆梦工程”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
桂阳正和镇“四措并举”筑牢秸秆禁烧防线,守护秋收季生态安全
四里镇:排查隐患筑防线 消防宣讲护校园
四里镇:“百日攻坚”在行动 巡逻防控护民安
桂阳县洋市镇:两癌救助暖民心 湘女关爱保添安康
桂阳县洋市镇:“利剑护蕾”法治宣传进校园 筑牢青春防护墙
2025年湖南省“圆梦工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走进洋市镇中心学校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