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交通顽瘴痼疾进行时(三):“科技治超,公路减压轻松了”
2020-07-17 09:10:18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刘艳萍 |          浏览量:1580

新桂阳7月17日讯(记者 李卓林 刘亚平)我县境内公路里程长达4000余公里,全县拥有各种货运车辆7800余辆,加上外地落户车辆及过境煤车3000余辆,货运队伍庞大。受利益驱动,部分货车存在超限超载现象,给道路造成过重负担。

治超工作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搞“人海战术”存在成本大、难持久等问题,同时在管理上也存在难协调、难监管等弊病。为此,我县在科技治超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我县投入100余万元在G357线(原S322线)公路珍珠大道路段建成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国际最新的石英传感器称重设备,主要由告诉计量检测、车牌自动识别、检测区视频监控等相关配套的执法流程管理监督系统组成,车辆以5公里-100公里的时速通过都可立即准确检验出任何车型是否超限超载。

“今年又计划投入160余万元,在S215线桂阳县樟市镇新桥村,在建设一套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用于治超非现场执法,预计7月底可以投入使用。”县治超办办公室主任彭铁军向我们介绍。

货运车辆在经过治超站点时,常有不按照规定进站检测,扰乱站点检测秩序的情况。我县在全省率先推出利用科技设备引导经过治超站点的货运车辆自觉进站检测,实现机器换人。在双流、敖泉两个治超站点建成三套货运车辆不进站自动抓拍系统,对不按照指示标志标识进站检测的货运车辆,直接录入交警车辆违法信息平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目前,已有1000余台次货运车辆不按照规定进站检测受到处罚,该系统的建成使用,使治超站点检测秩序明显改观。

为加强对治超工作的监督、指挥力度,我县还在2个治超站点、15个源头企业和重要路口投入500余万元建设了多个“数字公路治超监控点”,并在县治超办建立治超监控指挥平台,能对各治超监控点的车辆通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步采集上传各治超站点和源头企业的货运车辆牌号、轴数、车重等信息数据,精准判断车辆是否为超限运输,实行全天候无缝监督,使源头企业想超不能超,能超不敢超。

“县内有一家边远企业距离县城80多公里,开车往返需要4个多小时,曾属于监管盲区。该企业常有超限车辆出厂、违法放行等情况,给交通带来隐患。自从将它纳入源头企业监控点后,类似的违规情况很少再发生。”彭铁军说。

此外,我县还在治超站建成精检测系统。传统的治超检测方式每检测一辆车需2分钟,易导致过磅的货运车辆排队积压,造成检测站点车道交通拥堵。双流、敖泉两个治超站建成不停车超限超载自动检测系统,具有不停车快速检测、全自动数据采集上传、实时动态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增加了“治超”科技含量。

责编:刘艳萍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推广
民生
时政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