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桂阳7月7日讯(通讯员 杨壮壮 邓雷 卢军 李文杰 李泽人 高崇善)近日,“桂阳星火”宣讲团带着“红色知识盲盒”走进欧阳海故居、田间地头、街边小店,在“见缝插针”的场景里、“互动问答”的趣味中,让党的创新理论“活”起来、“动”起来。
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红色知识的“趣味解码”
“小朋友,你抽到的这张答题卡是‘欧阳海舍身推战马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你先说说看?”在欧阳海镇欧阳海故居前,几位小学生围在石桌旁,桌上摆着“红色知识盲盒”。宣讲团成员递过答题卡,11 岁的小女孩思考后回答:“应该是1963年?我记得爷爷给我讲过。”“答对啦!”宣讲团成员随即展开答题卡讲解:“1963 年 11 月 18 日,欧阳海烈士在衡东县新塘镇为避免列车与惊马相撞,奋不顾身推开战马,牺牲时年仅 23 岁,他最后喊出的‘快刹车’,至今仍在红色故事中回响。”
从固定课堂到流动阵地:理论宣讲的“场景突围”
欧阳海镇作为 “爱民模范” 欧阳海的故乡,拥有欧阳海故居,红色底蕴深厚。但基层理论宣讲长期面临 “时间难协调、场地难固定、群众难参与” 的困境。欧阳海镇欧阳海村支书付显南表示:“村里开会时,青壮年多在外打工;集中学习时,老人坐不住;照本宣科的方式,年轻人容易犯困。”
为让理论宣讲 “接地气、冒热气”,今年 6 月,“桂阳星火” 宣讲团提出创新思路,将 “湘” 村微党课嵌入乡村 “微场景”:场景从 “固定教室” 转向 “生活现场”,时间从 “集中半天” 变为 “见缝插针”,形式从 “单向灌输” 转为 “双向互动”。其 “微场景” 清单包括欧阳海故居前的石桌、村部前坪、田埂边树下、街边小卖部、农家屋场等。
从一时热闹到长效浸润: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
“红色知识盲盒” 是宣讲团的 “秘密武器”,内含 30 张答题卡,内容涵盖党史故事、政策理论、本地红色人物(如欧阳海)、乡村振兴案例等,题目设置有 “填空题”“简答题”“情景题”。宣讲团成员介绍:“设计盲盒时,特意将题目与村民生活关联,如结合政策理论讲‘乡村振兴’,结合红白喜事讲‘移风易俗’,结合红色人物讲‘红色故事’。答对题目让群众有成就感,答错时宣讲员顺势讲解,更易让群众入脑入心。”
这种 “先答后讲、边问边学” 的模式,使理论宣讲从 “被动接受” 变为 “主动探索”,让理论从 “文件” 转化为 “故事”,从 “道理” 转化为 “共鸣”。据统计,自 6 月以来,“桂阳星火” 宣讲团已开展活动 5 场,覆盖学生、党员、群众 500 余人次。“盲盒式” 宣讲不仅转变了学习方式,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 “神经末梢”,让 “红色知识” 在乡村烟火气中扩散。
星火成炬,持续点亮理论宣讲的乡村“微”场景
从欧阳海故居的青砖黛瓦,到田间地头的绿苗青秧;从古树下的 “板凳课堂”,到超市菜场的 “流动讲台”,“桂阳星火” 宣讲团用 “红色知识盲盒”,串起乡村的理论宣讲链、思想引领链、治理服务链。正如欧阳海镇一位老党员所说:“过去,欧阳海的战马载着信仰冲锋;现在,‘桂阳星火’宣讲团的盲盒载着理论下乡。形式在变,但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
实践表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理论宣讲只有扎根泥土、贴近群众,才能真正 “活” 起来;基层治理只有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 “强引擎”。未来,“桂阳星火” 宣讲团这簇 “星火”,将持续点亮更多乡村 “微场景”,助力党的创新理论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责编:何卓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樟市镇:“农家夜话”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我县开展2025“情暖童心·护航成长”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新气象 我县各中小学校迎来秋季开学
我县举行2025年网络相亲文化活动七夕节专场
县自然资源局多形式开展"测绘法宣传日"活动
黄沙坪街道多措并举护航2025年秋季开学 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线
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 |我县绿色建材走俏 远销非洲市场
警惕“毒伞”!塘市镇织密野生蘑菇安全防护网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