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以机制促真扶贫、扶真贫
2019-01-03 11:39:15          来源:新桂阳客户端 | 编辑:刘艳萍 |          浏览量:558

新桂阳1月3日讯(记者 李卓林)“感谢党的好政策,在家也能赚到钱了。”12月30日,欧阳海镇增家源村贫困户朱卫仁握着扶贫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 

朱卫仁告诉笔者,自己是因残致贫,妻子和女儿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以前一家苦无收入来源,自去年村里引进“麻婆土鸡”的产业扶贫项目,给他们一家免费发放了50只鸡苗,现在他没事在家就养养鸡。养出来的鸡也不愁卖,都会有专门的企业人员回收去。除此之外,每年还会有配股分红的政策,大约能年增收5000余元。因为地处欧阳海镇的高寒山区,增家源村成为重点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145人,去年通过产业扶贫已助力50户118人脱贫致富,让村里摘掉了“贫困帽”。

发展蛋鸡养殖,实现产业脱贫,这只是我县实施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坚持走产业扶贫的路子,先后出台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及奖补办法,推行“农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基地+贫困户”模式,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烤烟、油茶、特色种养殖等富民产业,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同时,积极推行“自主发展”模式,在鼓励和扶持贫困农户围绕“四有两好一项目”自主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引进景湘源食品、湘嘉佳药业等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与贫困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政府搭台、银行帮扶、企业唱戏、贫困户受益”的互动共赢格局。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当前致贫的主要原因。“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的落地,让我县贫困人群摆脱困境看到了新希望。贫困人口在看病住院时只需提供个人有效证件、证明,即可免交押金,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就在医院开设的“一站式”服务综合窗口结算,方便快捷。贫困户看病时只需向医疗机构支付报销费用后的个人自付费用,大大减轻了贫困患者的经济压力。 

此外,桂阳县教育基金会将每年预算600万元用于教育精准扶贫,按照小学400元/生、期,初中600元/生、期,高中1200元/生、期,大学新生3000-5000元/一次性的标准给予资助。桂阳县教育基金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共募集教育基金8260余万元;爱心助学出资4196万元,资助家庭困难的大中小学生46227人;爱烛行动出资986万元,奖励优秀教师、慰问困难教师8977人;支持鹿峰中学等学校建设出资2600万元。

脱贫攻坚战,资金是“弹药”。全年县级财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326万元,较去年增幅为24.8%,争取上级扶贫资金3304万元,增幅为14.2%。全年整合各类资金10147.75万元,改变了以前资金小、散、乱的面貌,保障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等重大扶贫开支,“对症下药”以机制促真扶贫、扶真贫。

责编:刘艳萍

来源:新桂阳客户端

推广
民生
时政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