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桂阳10月9日讯(记者 廖诗卉 何禹军)都说“山路弯弯扶贫难”,流峰镇漼江瑶族村山多地少,瑶汉杂居,十几个自然村零散分布在漼江两岸、桃源水库周围的群山沟壑之中,如同一个个闭塞的“交通孤岛”。扶贫工作队进驻几年来,修通了一条条“便民路”“致富路”。攻克了“交通孤岛”,让瑶乡的绿水青山成了金山银山。
一大早,漼江瑶族村水底冲组村民张柏青和丈夫正哼着瑶歌,忙碌着给自家的鸡、鹅喂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过几天,新的一批鸡、鹅又将出栏,每只的价格在140元左右。夫妻俩种的400多亩杉树几天前也砍伐出售了8亩,收入近5万元。
放在4年前,这还是夫妻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水底冲组是一个瑶族自然村,地处水库边的半山腰,全组只有8户人。由于人少、经济条件差,组里始终无法依靠自身力量修一条进村水泥路。没有路,自家的东西卖不出去,收入自然提不上来。修路成了解决村民贫困问题的头等大事。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扶贫工作队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扶贫工作队深入水底冲组察看地形、设计线路,整合各项资金60余万元,修通了1.8公里进村水泥路。扶贫工作队还向上争资,投入近90万元,为组里铺设水管、新架配电线路及台区。彻底改变了水底冲组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历史。
截至今年7月,扶贫工作队共为村里修建水泥公路11条20余公里,投入资金700余万元,打通无水泥公路“孤岛”村组10个。水泥路修通了,村民们的致富路也越来越宽了。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不少村民开起了瑶寨特色农家乐,厨房里的柴火旺了起来,村民们的生活也旺了起来。
“交通孤岛”一个个被攻克,但实现乡村振兴,还得搞活产业。扶贫工作队发现漼江瑶族村水资源丰富,有种植莲藕传统。在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里整合抛荒的土地,种起了600余亩莲藕。每亩可产鲜莲藕5000斤,年产值700余万元,带动近百户村民脱贫致富,贫困户陈锡才就通过种植莲藕脱了贫。
一业兴旺,乡村巨变。一家致富,百户紧跟。如今的漼江瑶族村已经摘下“贫困村”的帽子,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村民们人均纯收入达到了5235元,近三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山路弯弯的漼江瑶族村铺开了一幅村美民富幸福来的新画卷。
责编:罗玉倩
来源:桂阳县融媒体中心
我县开展2025“情暖童心·护航成长”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新气象 我县各中小学校迎来秋季开学
我县举行2025年网络相亲文化活动七夕节专场
县自然资源局多形式开展"测绘法宣传日"活动
黄沙坪街道多措并举护航2025年秋季开学 筑牢校园周边安全防线
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实施“七大攻坚” |我县绿色建材走俏 远销非洲市场
警惕“毒伞”!塘市镇织密野生蘑菇安全防护网
塘市镇:以球会友凝情谊 热血赛场展风采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