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齐聚桂阳 探寻千年冶炼秘密
2019-07-12 19:57:26          来源:新桂阳客户端 | 编辑:刘艳萍 |          浏览量:65

新桂阳7月12日讯(记者 李卓林)“用铁粉加上铅矿石,和上泥巴、搓成黑色的圆球,就成了冶炼的备料……”7月11日,黄沙坪街道长安庄园汇聚了来自国内外30所高校以及全国多所研究单位的90余名专家学者。他们有的在粉碎木炭,有的在准备矿石,有的在烧制鼓风管,到处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据了解,7月8日-14日,北京大学在我县开设为期7天的冶金实验考古暑期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课堂讲授、田野调查以及实验实践三部分,其中,实验分为铜铅矿冶炼、灰吹法炼银和打银、生铁制钢三个模块,通过分选矿石、筑建炼炉、鼓风冶炼、打制银器和铁器等操作,体验金属冶炼和金属器制作流程,研究古代冶金技术及生产组织等问题。

“桂阳矿冶文化历史悠久,举办这次活动就是利用桂阳已经发掘的矿冶文化遗产来复原古代冶炼的流程,建造冶炼的炉模拟古代的冶炼技术提炼金属。实验考古课程不仅是一次教学活动,也是一次科研活动与文化活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说。

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肖毓绮是第三次来到桂阳,期间她两次参观了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她表示:“以前下乡印象都是鸡啊鸭啊,这两次到达桐木岭矿冶遗址参观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桂阳这座城市,因‘矿冶而兴’厚重的文化底蕴,真是不虚此行!”

桂阳自古享有“八宝之地”、“千年矿都”的美誉,“八宝者,金、银、铜、铁、铅、锡、水晶、石炭也”,目前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达11类103种,其中铅、锌、铜、锡和石墨储量居中国前列。桂阳矿产开采、冶炼历史久远,唐宋以后成为全国重要的金属矿产和铸币基地,明末清初达至极盛。在我县存在数十处古代矿冶遗址,其中桐木岭矿冶遗址获评“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责编:刘艳萍

来源:新桂阳客户端

推广
民生
时政
我要报料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