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阳9月26日讯(记者 李政 邱郭玮瑶 饶俊逸)在距离县城85公里的白水瑶族乡,每天都会有一支肩背工具包的电力服务队伍,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最小的31岁,数十年来,始终如一,不改初心,用踩在山间深深浅浅的脚印,全力守护万家灯火。

上午十二点,在白水瑶族乡中北村的深山里,又一颗松树伴随着电锯的轰鸣声被清倒,国网天塘山供电所电力服务队今天已经忙活了近五个小时。

“对线路进行依次巡视、砍青,冬季来临,便于线路正常供电,让用户用可靠电、放心电,为了线路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的工作是提前进行部署和实施。”国网天塘山供电所所长廖代兵说。

供电电杆大多架设在崇山峻岭间,电杆间隔看似只有几十米,巡视起来却要费一番功夫。大山里电杆之间的连路,基本没人走,深浅宽窄不一的通道见证着他们来了一次又一次。早已备好的干粮,是他们争抢时间和抓紧效率的习惯。

每次巡线砍青完成,他们还要到附近村里进行走访,帮助村民解决一些电力设备的问题。固线、敲钉、封箱,测电检测后,村民蒋学清家的这块惠民电表就能正式投用了,从申请到安装完成,花了不到两天时间。

“我刚新装了个房子,然后就想装个电表,就写了个申请书,没想到一两天他们就帮我装上了,很好,很快,非常感谢他们。”白水瑶族乡中白村村民蒋学清告诉记者。

供电所自今年五月推出“三零服务”以来,已安装“零上门、零审批、零费用”电表七十余个。别看他们在这里工作得心应手,刚来这的时候,因为生活环境的差异,难免有些不适应。

今年33岁的外勤班班长刘铃静,虽然年纪轻,却是有着14年电力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了。对于他来说,生活环境的不适能够努力克服,但是远离城市、扎根大山深处,最难的还是要习惯与家庭久别难逢。

即使想家,但是留在白水瑶族乡,保障五千多户、两万余名村民的正常用电,是他从未悔过的坚持。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里。以数人辛苦换万家灯火通明,值得!”刘铃静笑着说道。
责编:刘艳萍
来源:桂阳新闻联播
【网络中国节·重阳】孝心需要“双份”守护
桂阳三中举行2025年秋季田径运动会暨教职工运动会
好人之城|热心人士救助走失老人 驱车37公里送回
爱心志愿者到朝阳学校开展公益活动

桂阳县公安局 桂阳县人民检察院 桂阳县人民法院 桂阳县司法局 关于对全县治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的通告

郴州这个“花甲”小区何以青春飞扬
砥砺实干担当——“桂阳星火”宣讲团赴正和镇开展红色微党课活动
“洋”光陪伴·守护童年 ——湖南省“圆梦工程”温暖洋市镇留守儿童
下载APP
分享到